智慧的最高境界是道德 ——不往好处想的人,自然也不会往好处去做
有很多事情,看似很复杂其实很简单;有很多事情看似很简单,其实很复杂。头脑简单的人,可能会把一些原本很复杂的事情看得很简单,以至于在具体的工作中又把原本很简单的事情搞得很复杂。
事实上,一件事情是简单还是复杂并不取决于事物本身,而是取决于一个人的思维和心态——取决于他(她)的理解方式。任何简单的事情如果能够深入思考,系统分析,全面考察,都能够发现其中隐藏着深刻而且复杂的科学道理。比如说苹果落地,这是看似很简单的现象,牛顿却能够从中发现万有引力的科学道理。任何复杂的事情如果能够站得高看的远,以一种宏观的方法把握关键,抓大放小、提纲挈领,复杂的问题也能够变得简单。比如说,大道至简!
猜疑出自心态,并不取决于事实的真与假;信任源自自信,并不取决于别人的解释。焦虑型性格的人,生活在焦虑中。忧郁型性格的人,生活在忧郁中。冲突型性格的人,生活在矛盾中。不安全型性格的人,生活在敏感多疑之中……他们各自以自己的思维和心态理解自己的世界,感知自己的存在,并在思维定势中形成了性格特征和行为模式,也形成了一种对生活的态度。这种态度决定了他对生活的选择,从而也选择了自己的命运。
一个自信的人,通常也敢于信任别人。一个不自信的人,通常也不敢相信别人。当今社会出现的诚信危机,其实也是文化危机。事实上,相信别人善良是因为自己善良——信任是自信的明证,所以,奥尔巴赫说:“不相信任何人的人知道自己是无信用的。”
当人们以什么样的思维定势感知自己的世界,那么,他的性格、行为和命运也会随之定型。而且,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也常常不自觉的会把自己的心理特征反应到外界事物或归属到别人身上。比如,自己喜欢说谎,就认为别人也总是在骗自己;自我感觉良好,就认为别人也都认为自己很出色;穿着自己认为漂亮的衣服,认为别人也以为漂亮。心理学称这种心理现象为心理投射。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反映的就是一种心理投射现象。
有人丢失了一把斧头,怀疑是邻居家的孩子偷的。他看那孩子走路的动作,鬼鬼祟祟像是偷了斧头;瞧瞧那孩子脸上的表情,慌慌张张像是偷了斧头;听那孩子说话的样子,吞吞吐吐也像是偷了斧头。总之,那孩子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没有一点不像是偷了斧头的。不久,这个人在山沟挖地的时候找到了他丢失的那把斧头,他再见到邻家的孩子时,看到孩子的动作神态,没有一点像是偷了斧头的。
相比较而言,下面的寓言故事说明信任创造价值,态度改变命运。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文化诊断学在进行思维培养的时候特别强调:改善思维和调整心态必须同步进行——因为,思维训练只是提供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而心态和眼界则能够改变问题的存在。
从前,有个人在沙漠中迷失了方向,饥渴难忍,濒临死亡。可仍然拖着沉重的脚步一步一步地向前走,终于找到了一间废弃的小屋。在屋前他发现了一个汲水器,于是使尽全身气力去抽水,可滴水全无。忽然又发现旁边有一个水壶,壶口被木塞塞住,壶上有一纸条,上面写着:“你要先把这壶水灌到汲水器里,然后才能打水。但是在你走之前一定要把这壶水装满。”
他小心翼翼地打开壶塞,果然里面是一壶水。这个人面临着艰难的抉择:是不是按纸条上所说,把这壶水倒进汲水器里?如果倒进去之后汲水器不出水,岂不是白白浪费了这救命之水?相反,要是把这壶水喝下去就能暂保自己的性命。一种奇妙的灵感给了他力量,他决心照纸条上说的做。果真,汲水器中涌出了泉水。他痛痛快快地喝了个够!休息一会儿,他把水壶装满,在纸条上加了一句话:“信任也要付出成本,甚至要把危险置之度外。”
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信任能够使关系变得更加融洽,怀疑会使关系变得更加糟糕。有些选择考验的不是智商,而是情商和魄力——也就是情商思维。与情商思维对立的是猜疑思维。猜疑思维对任何事物都采取不信任的怀疑态度,这是一种过度紧张的心理防卫。在这种思维方式中,思考并不取决于事物本身的真实性,而是取决于猜疑者本身的心态和自圆其说。持有这种思维方式的人不会为任何机会投入成本,他们常常庆幸自己不会上当受骗,而这种沾沾自喜已经使他画地为牢了。
有人说“信任别人会使自己上当受骗”。其实,当一个人出于贪欲而信任的时候常常会失去原则。但当一个人的信任不是出于贪欲,而且把自己的信任控制在可承受的原则性的范围之内,这时就产生了一种情商思维,这是一种灌注着信任、理解、宽容、真诚、友善和敢于尝试的思维方式,也是一种开放的、创造性的思维方式。信任和自信从一个侧面反映人的潜能和魄力——潜能和魄力的大小决定了敢于承担风险的多与少,从而以一种神秘的方式决定了一个人的机遇和命运。
如果想法是犹豫的,行动必定是消极的。如果心态是积极的,行动必定也是坚定的。如果没有善良的动机,就不会产生良好的行为。不往好处想的人,自然也不会往好处去做——不往好处去做的人,就不会有好的机遇和命运。对此,美国哲学家爱默生说:“人生是靠自己想象出来的”。
孔子说“智者不惑,仁者不忧”。为什么当今社会有很多的人对信任充满了疑惑,又有那么多的人对道德充满了忧虑?难道是因为智慧的欠缺?还是因为道德的崩溃?当今社会“智者”似乎越来越多,仁者越来越少;猜疑越来越多,爱心越来越少,以至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多疑。对此,曹政钧说“智慧的最高境界是道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