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数灵境爱好者乐园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67|回复: 0
收起左侧

做志愿,是一场心灵的马拉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4-18 18: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马拉松比赛中,一名参赛者如是说道:马拉松没有奇迹,有的只有一公里一公里的重复你平时的训练和坚持,天赋就会显现。我们想说,志愿服务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志愿服务,从善出发。

善是善意,良是美好,美好的善意,便是善良。做志愿服务的时候,颐指气使,飞扬跋扈地派送,不是善良,充其量算是有钱人消遣娱乐的方式而已。

漫长的等待,等待自己春暖花开,等待自己富贵如云后,再散播资产,以搏得穷人们对自己的高看,只不过算得上是善良的初级阶。成熟的善良是爱,是本能,不需要策划,相由心生,来自心灵深处的修炼,像风吹过麦浪,像雨掠过草原。
友爱的情感是激发志愿精神形成的重要动力。

我国传统文化中,一直讲究“中庸之道”,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融。所以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则成为我们现实生活交往中的重要情感诉求和交际原则,成为促进人们个体生存和人格完善的重要支撑点。

公正和仁爱是志愿者的两个基本美德。
公正即不能忍受他人的痛苦,迫使自己至少不去伤害他人;而仁爱则表现看见他人痛苦,就像自己也在受苦,从而迫使自己去帮助每一个人。
用善心尊重人格,用善行维护尊严。

志愿者的善是一种修养,层次有高低之分,能够将善做好的人,不多。

做志愿也需要度,不多也不少,多了会水漫金山,过多的人情,会让人产生负荷,让人敬而远之,穷人也有穷人的尊严。

扔在地上的,让人家捡起来的,不算善良;放在篮子里,努力够得着的善,才是爱,施善与受善的心是平等的,尊严无价。

用善心尊重人格,用善行维护尊严。
做志愿服务,要有“上善若水”的博大胸怀和宽容之心,不张扬,不做作,于无声处,极其自然地使受助者得到了做人的尊严。
做志愿需要培养,没有人是天生的志愿者。

志愿者应培养自己理性的分析能力
这种能力表现在,对助人的必要性有较为清晰的认识。这其中既有无私利他的崇高追求,也有助人为己的现实考虑,更多的是人类同呼吸共命运的深刻思考。
志愿者还应培养自觉的责任意识
自觉的责任意识是指志愿者在对助人必要性理性审视之后,自觉确立起担当意识和自律要求。
如,志愿者认为“参与志愿服务是国家和社会的需要”,这种将参与志愿服务看作是对外在需要的满足,就体现为一种责任意识。“尽自己的能力帮助他人是履行社会责任的一种方式”,这种高度的责任感,包含了一种道德义务。
志愿者认为自身对于社会有一定的道德责任,这种责任是一种发自内心的道德命令。把“求善”、“公正”、“责任”等作为自身行为的道德律令,把道德规范、道德要求自觉内化为自身的行为规范,从而达到“知善”与“行善”的统一。
做志愿,是一场心灵的马拉松。
世间有善心者不计其数,但可以将志愿服务坚持下去却不易。如果你没有一颗将志愿做成美好的决心,你的善是短期行为,不是大善,是自以为是的伪善。

将志愿做成美好的事,不是你一朝一夕的随心所欲。做志愿是一辈子的事情,需要轻摇扁舟,掠过千山万水后,到达心灵的彼岸。

做志愿,是一场心灵的马拉松。中途会有人因为各种各样的理由放弃征程,但总会有更多的人挥洒着汗水,强忍着疼痛,带着爱心与善意,冲向一个又一个目标。终点线只是一个记号而已,其实并没有什么意义,关键是这一路你是如何跑的。做志愿也是如此。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南京虚数灵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苏ICP备2023024155号 ) | 公安备案号:32010402000195

GMT+8, 2025-5-11 23:50 , Processed in 1.12498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