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听身边朋友感叹: “这年头赚钱难啊!” “是啊,没赶上好时候。” “现在成本高,竞争又激烈。” 可是,日本东京吉祥寺有这么一家店, 只有3平米,就卖羊羹和最中饼两种点心, 年收入却高达3亿日元(2300多万RMB)。 这家小店就是“小笹”。 小笹的羊羹,每天限量150个,每人限购5个。 但许多人早上四五点就来排队, 赶上节假日,有人半夜1点就来排队。 这种排队情况已经持续了46年。 还记得果粉们熬夜排队买iPhone新机的情形吗? 这里46年来,天天都如此。 而且,小笹从没做过广告,也没接受过采访, 店面小而朴素,门前也没有停车场,但人们就是愿意排队来买。 什么是羊羹,难道是什么绝世美味? 其实羊羹源于中国,就是用羊肉熬制的羹,冷却成冻以佐餐。 唐朝时,羊羹随禅宗传到了日本。 但由于僧人不食肉,便用红豆与面粉混合蒸制。 羊羹在日本就慢慢演化成用豆类制成的果冻状点心。 制作方法很简单,就是把红小豆煮熟碾碎,和砂糖和琼脂混合熬煮,冷却成型即可。 当然,我们中国现在也有羊羹卖。 但多是这样的: 你又要问了:这种段位的东西,能卖到3亿? 先来看看人家小笹的羊羹是什么样的吧。 然后我们听听食客怎么说: “吃了一口,感觉整个宇宙都要美哭了。” “吃下一口,仿佛去深海遨游了一次” “羊羹里住着锦鲤,吃下,愿望仿佛就能成真” “好吃到耳朵都听得见,原来不是神话。” “美貌到舍不得吃,但是又美味到忍不住不吃。” 听到这样的感叹, 就会明白为何这么多人愿意驱车千里来此守夜排队了。 这家小店的老板叫稻垣笃子。 最好的羊羹, 制作中的某一刻会闪耀出紫色光芒。 “铜锅置于炭火上炼制时, 在短暂的瞬间,红豆馅会闪耀出紫色光芒。” “有着透明感、非常美丽的光芒, 让人觉得就像红豆开花一般。” 为了目睹这一光芒,稻垣笃子倾尽了一生心力。 1951年,稻垣笃子高中毕业后, 便在父亲经营的点心店打下手。 稻垣父亲是个非常严格的人, 他一共有6个子女, 但最终还是稻垣继承了他的事业。 因为除了稻垣,谁都忍受不了他的苛刻。 每天一大早,稻垣就要烧炭生火。 然后掏洗小豆、蒸煮、碾碎…… 羊羹炼制好后,需要冷却一天时间,第二天方能食用。 每天早上,父亲都会试吃稻垣昨天做的羊羹。 然后一脸严肃地给出评语: “煮得不够”,“火候太弱”…… 说完,就会将稻垣辛苦一天做出的羊羹丢进垃圾箱。 父亲只有一个要求:“总之,就是要做出最美味的产品。” 稻垣第一次“听”到紫色光芒的声音, 是在制作羊羹差不多十年的时候。 那一次,稻垣在制作羊羹时看到了瞬间闪过的紫色光芒, 结果第二天,父亲在试吃羊羹时, 终于点了下头,发出了“嗯”的声音。 但今天制作顺利,不代表明天就可以。 因为红豆是有生命的东西,羊羹也是。 每天的气温和湿度不同, 红豆的产地和质量不同, 每天木炭的状态不一样, 都会影响羊羹最后成型后的味道。 “要想出现紫色光芒,就必须对这些变量进行最好的调和。” 这就是制作羊羹的难处,也是有趣之处。 为了找到这个最好的调和,稻垣又摸索了十年。 “一旦炼制羊羹时,就是我一个人的世界。 那是谁都不能打扰的我和羊羹面对面的时候, 是只能专注于这件事、心无杂念的时间。 忘记工厂或店铺的事、人际关系, 以及炎热,全部都要忘记, 只是聆听红豆的声音,心无杂念地炼制羊羹。 然后,看到紫色光芒时, 我就会感受到无法言喻的爽快感。” 30年摸索,稻垣技艺精进,终于超过了父亲。
为什么每天限量150个羊羹? 这并不是搞什么饥饿营销。 “一锅3公斤小豆,只能做50个,超过3公斤,就做不出那么好的味道了。” “做三锅要花十个半小时,已经是极限了,所以一天只能卖150个。” 限量,是对品质的追求。 所以,顾客非常理解。出于对小笹的喜爱,顾客自发成立了“小笹会”。 每人每天限购5个的建议,就是小笹会提出的。 如果不限制,一个人一下全买走了,后面的人就买不到了。 顾客如此喜爱小笹, 稻垣更是一腔赤诚对待顾客。 因为熬制要用火,所以室内很热,夏天更是如此。 即使外面再热,从锅场出去也会感觉凉爽。 炼制羊羹时会满头大汗,“所以每完成一锅,我就会换一套衣服。” 为了不让汗水滴落锅里,稻垣会在额头绑上三角巾。 “开始炼制前,我会用水打湿脸,并喝一杯冷水。” 这是为了使身体在一瞬间变冷,让汗水不会滴落。 这样要注意的细节,还有很多。 “都是我一直以来的仪式。”稻垣说。 因为,父亲一直告诫她:对待客户和产品绝不能低俗。 “一辈子做好一件事,什么事都可以。” “现在慢一点没关系,只要记得前进就好。” “一旦决定做,就不能半途而废。” “只要你勇于去背负,就能激发出可以背负的力量。” 这些累积的生活智慧,已成为稻垣一生信守的工作准则。 这,也是小笹3平米创造3亿产值的秘诀。 所谓秘诀,就是两个字:专注。 “总之,就是要做出最美味的产品。”稻垣说。 不要抱怨经济不景气, 不要抱怨消费者苛刻, 哪怕你只有一家三平米的小店, 哪怕只卖两种产品, 一样能取得惊人的业绩, 成为一家受人尊敬的公司。 关键在于,你有没有一颗“将产品做到极致”的匠人之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