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大学生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60|回复: 0

计算机专业跨考人大经济学复习经验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11 16: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人民大学的经济学科以其治学严谨而久负盛名。自2006年至今,人大经济学科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命题由经济学院命题组统一命题,即人大全校的经济类(分布于经济学院、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劳动人事学院等院系)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经济学综合”都是同一份试卷。计算机专业出身的我,跨考当今最为热门的经济学,在别人的眼里也许是跟风,但只要自己有兴趣,攻克这个难题不成话下。

  考试内容

  经济学综合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经济学综合考察的是知识的积累和运用,因此,考生不能偏门,一个环节上的薄弱和生疏将会酿成大错。对于考生们更大的考验是,自2009年开始人大便不再列出研究生考试的参考书,这样一来对于跨考经济学专业的考生犹为不利。

  政治经济学部分的考试内容,主要参考高教版逢锦聚主编的《政治经济学》和人大版宋涛主编的《政治经济学教程》,考察的主要内容与政治课中的政治经济学部分大致相同,但是更为深入,并且强调与当今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结合。因此,在复习时可以结合公开课的复习,做好笔记,一举两得。

  西方经济学部分的考试内容,主要以人大版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为参考。该版经济学教材的难度大概略微低于国外的中级经济学教程,其在深度上要比曼昆的初级教材《经济学原理》以及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更深入。高鸿业版的《西方经济学》优点是比较规范工整,符合国人对于教材严谨的要求,不像国外教材那样散漫无际,但其缺点也在于规范严谨所导致的内容较为枯燥。

  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分数比例大致是五五开,通常情况下是4道政治经济学,5道西方经济学。复习时需要一个平衡的复习的计划,不能将两部分内容过于分散复习,更不能只着重复习一门。投机取巧的复习方式是行不通的,因为研究生入学考试是选拔性的考试,考查的是考生对学科知识掌握的综合能力。

  西方经济学复习对策

  由于政治经济学的复习与考研(微博)公共科目政治课中的政治经济学部分大同小异,对于这一部分的复习策略多有详述,考生们也相对熟悉,故在此不再赘述。本文主要侧重阐述大家比较陌生的西方经济学的复习策略。

  1.学会研读专业课课本

  知识理论体系的构建,对于复习过程中知识点的巩固、理解的加深都十分关键。知识理论体系的构建好比武侠小说中的习武之人打通了任督二脉:各种知识点之间开始融会贯通,认知水平则能提升一个境界。这种全局把握正是复习初始阶段的考生所欠缺的。

  高鸿业版的《西方经济学》分为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两个部分,其所占的分数比例大致对等,复习时可以根据自身的强弱项而有所侧重。对于跨考的同学,可以先阅读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再研读《西方经济学》,并辅以萨缪尔森或者是斯蒂格利茨的相关经济学教材来复习,这样不仅可以开拓自身的经济学思维,而且对于经济学脉络的掌握会有一个全景式的认识。人大经济学的参考书目虽然比较少,但题目的考察深度和广度却是首屈一指,所以对经济学知识的积累要求更高,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几本参考书目。

  对于跨考生来说,第一次研读专业课课本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能记忆的也只是零碎分散的经济学概念与理论,各个部分还难以联系成为一个整体。这是一个痛苦而难以理解的求知过程,我们能做的是要善于苦于作乐,尽量去领悟高老先生将西方各门各派的经济学理论溶于一炉的精妙。笔者在第一遍精读教材时,主要是理解基本概念与理论,而不是急于做每个章节的习题,因为此时刚刚接触经济学,理解尚未深入透彻,立足未稳。笔者建议,考生在复习时可随身携带一本小笔记本,把苦涩难懂的知识点抄写下来,在课余时细细研读体味。

  第二次研读的时候,由于有了第一次的精读,对经济学有了整体的认识,复习起来也就轻松了许多,此时需要认真做课后练习题。这些课后习题很有含金量,甚至很多题目稍加修改之后便是考研的真题,因此必须重点关注。对于课后练习题的复习,笔者建议配合使用石化出版社出版,金圣才主编的《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笔记和习题详解》。需要注意的是考生在使用习题参考书时,不能完全照搬,而应带有批判的思维,合理使用。

  虽然前两轮的复习周期相对较长,但如果能认真做好笔记,则可以为之后的几轮复习打好基础,随着理解的加深,复习速度会不断加快。这种重复复习看似浪费时间,实则很有必要,因为每一轮复习之后,你对知识点的理解与熟练度都会加深。在时间紧张的考试中,这种熟练度是决定成败的关键细节。

  2.体系中的细节复习

  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可以相对独立地划分为以价格为中心的微观经济学理论和以国民收入为中心的宏观经济学理论两个部分,它们是承接起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桥梁,复习好这两个环节犹为重要。

  微观经济学是通过对个体经济行为的研究,来说明现代西方经济社会市场经济的运行和作用,以及改善这种运行的途径的科学理论。微观经济学包含了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两个方面,其又分别细分为市场供给与需求的两方面。微观经济学的第一部分以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为出发点,通过效用论研究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行为,并由此推导出消费者的需求曲线,进而得到市场的需求曲线。紧接着,教材通过生产论、成本论和市场论的阐述,研究说明了生产者追求最大利润的行为,并由此推导出生产者的供给曲线,进而得到整个市场的供给曲线。运用消费者的需求曲线与市场的供给曲线,则可以决定市场的均衡价格。推而广之,则可以进一步理解在所有的个体经济单位追求各自经济利益的过程中,一个经济社会如何在市场价格机制下,实现经济资源的配置。以上便是整个产品市场的运行机制与规律的研究。紧接着,教材将这一研究范围扩大至生产要素市场,从生产者的利润最大化出发研究生产要素的需求理论,从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的角度推导生产要素的供给曲线。在此基础上,教材完整阐述了生产要素市场均衡价格的决定与效率。这样,产品市场与生产要素市场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市场理论模型。在以上基础上,教材进一步阐述了一般均衡理论,讨论了一个经济社会中所有单个市场的均衡价格的决定问题,推导完全竞争状态下的均衡状态的存在。由此,微观经济学便完成了对其核心思想“看不见的手”原理的证明。在上面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微观经济学又深入到规范研究的部分,即福利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理论可以分为国民收入短期决定与经济对策、长期国民收入决定问题及其对策、各流派对于短期国民收入的观点与对策这三个方面。其中,国民收入的短期决定理论是重点与核心。教材在对国民你收入核算体系进行简介之后,分别论述了宏观经济中的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并提出了IS-LM分析理论,这一分析框架直到现在仍被视为宏观经济学中的最为核心的理论。在此基础上,教材进一步引入价格变量和作为产品市场特例的劳动力市场,一方面以IS-LM分析推导出总量供给曲线,另一方面以劳动力市场的情况推导出总量需求曲线,并结合这两条曲线对于短期国民收入的变动进行了初步的阐述。随后,宏观经济学阐述了与价格水平相关的就业问题与通货膨胀问题,使得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宏观分析趋于完整。在此基础上,加入国际市场的影响因素分析,完整地构建起了短期国民收入的理论体系。在这整个分析过程中,总量供给曲线与总量需求曲线的理论基础与推导框架,成为整个宏观经济学中短期国民收入体系的线索与关键所在。相对于短期国民收入,教材的宏观经济理论还简要阐述了关于经济增长理论和经济周期理论的长期国民收入理论体系。由于经济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科学,教材通过当前宏观经济的理论热点——短期总量供给曲线的争论,又再进一步阐述了当今宏观经济各大流派的异同与研究进展。全面地来看,短期和长期的国民收入理论体系,构成了完整的宏观经济体系。

  通过对微观和宏观经济学两大知识体系的脉络分析,我们发现,知识的体系是一环接着一环的,一个小小的零件破损都有可能影响整个体系。因此,考生在复习时需要把握知识体系中的细节复习。这些核心细节对于知识体系的理解至关重要。

  真题的运用

  临近考前3个月左右的时候,复习的侧重点应转向对真题的研读。虽然人大每年的考研题目与答案都是不公开的,但是考生们可以利用网络、师兄等渠道收集考研真题与答案。

  在真题的复习中,我们可以归纳、总结出一些命题规律。通过历年真题的比较分析,笔者发现有的冷门知识点是几乎没有出现过,而有些重点知识点与概念则是反复被考查到。这种重复性与集中性原则,就是我们关注真题的原因所在,而其他任何的模拟题都很难像真题这样能够反映出题者的思路。

  通过真题的复习,我们还可以了解对复习知识的评估标准,从而找出自己薄弱环节。人大的治学风格自成一派,对这种风格的认同也是研究生入学考试的隐含标准之一:每年的出题不同和答案的开放性。考生在答题时虽然也可以百家争鸣,但是人大老师对于自己风格的认同,很可能在审阅试卷的时候更为偏向于符合其学术标准的答案。这种细节上的差别,往往最终决定了考研的成败。《西方经济学》教材的编著者高鸿业先生生前便是人大的经济学泰斗,深深影响着人大经济学的治学与风格,甚至现在人大经济学院很多教授与出题者都是高老先生的高足,因此,对于高老先生《西方经济学》风格的领悟,对其逻辑脉络的把握,和其蕴含文字之中的经济学思维的理解,都将影响到我们最终答题的得分率。

  总而言之,对知识理论的领悟和运用才是考研的真谛。因此,我们在复习时需要通过对教材的梳理与理解,做到通篇把握,有的放矢地掌握重点,并辅以相应的练习,这样才能达到复习的效果。

  真题练习小技巧:

  1.练习写字的工整与速度也很关键,因为工整而迅速的书写也是获取高分的一个重要环节。

  2.合理分配180分钟。人大的经济学综合科目9道大题,除了两道计算题,其他7道是论述题,对于书写的速度和体力都是很大的考验。

  3.熟读真题的题目与答案。虽然说真题重复概率不高,但是每一年的真题都是一个研究方向,熟读和牢记它们对于日后的研究生学习同样重要。

  4.通过分析1998年以来的人大经济学考研真题,不难发现考察内容以基础知识与概念为主,同时结合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来进行综合分析。

  5.计算题:主要以微观MC=MR,宏观IS与LM等相关的基础计算,相对简单,但近年有难度加深的趋势。

  6.西方经济学流派的论述题:常是讨论新古典派、新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新古典综合派中的两个或者多个。时间充足的考生,可以阅读方福前的《西方经济学流派》作为参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南京虚数灵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苏ICP备2023024155号 ) | 公安备案号:32010402000195

GMT+8, 2024-11-10 12:57 , Processed in 1.08207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