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大学生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33|回复: 0

拿什么证明你我的实力 团代表谈大学生“考证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3 19:43: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离开大学校园时,毕业生小刘的行囊里除了毕业证、学位证、外语四级、六级证外,还有自己4年里孜孜不倦考取的驾驶证、律师证、微软认证书、IBM认证书……

  “不考证行吗?”指着这些花花绿绿的证书,小刘坦言相告,“今年高校毕业生有212万人,找工作时靠什么证明你的实力?靠每人10分钟的面试,还是装帧得一份比一份精美的求职材料?”她说,“我的经验是:多一张证书就比别人多一根‘救命的稻草’,说不准哪块云彩会下雨呢。”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考证大军,甚至有人断言:大学进入了“证书时代”。高校悄然兴起的这股“考证热”,成了出席共青团十五大的青年代表们谈论的热门话题。

  “大学生考证,这是主动增强就业竞争力和对社会适应能力的一种表现。”上海团市委书记陈靖代表认为,“这说明我们的青年学生是积极进步、追求向上的,我们应着眼于青年对自身价值实现、潜能开发、未来发展的迫切需要,给予帮助和鼓励。”

  “证书是社会对人才具有某方面素质的一种基本评价。就业过程中,供需双方见面交流的时间很短暂,需要求职者提供自己具有某方面能力、学识的证明。”浙江团省委书记葛慧君代表说,证书一般要通过考试才能获得,考试为考生提供了公平竞争的舞台,备考的过程也能促使青年通过学习完善自己。

  广东中山大学团委书记国亚萍代表把校园“考证族”分为3种类型:多数人考证是出于兴趣或今后的从业需要;有些人是所学专业并不热门,希望靠具备某些方面的素质和能力、获得某些热门专业的证书来增强自己的竞争力;还有部分学生对自己今后的职业没有明确的方向和定位,比较盲从,认为手中多一份证书,就比别人多一张求职的王牌。

  证书是一种能力的证明,但证书又不能完全与能力划等号。一些用人单位发现,有的毕业生虽然考取了英语六级证,但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连一些日常用语都不会说。

  “比证书更重要的是学习的能力。”葛慧君代表提出,大学生和用人单位双方都要避免“唯证书论”。她说,专业性强的职位要求应聘者提供水平认证书是必要的,但很多专业领域是相通的,选拔人才的视野可以更宽,用人单位不应该把证书绝对化,埋没了有发展潜力的青年。青年人要确立目标,找准自己的定位,不能片面追求证书,要注重培养良好的学习能力。

  一些大学生对证书的重视程度大大超出对文史哲以及政治理论等课程的学习。陈靖代表说,这些课程看似与就业没有直接关系,却是青年人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营养。青年人不能只把目光盯在目前热门的专业证书上,而忽视基础课学习。当然,我们的课程设置和教学也应该通过改革增强对青年的吸引力,更好地满足他们的兴趣和发展需要。

  “考证大多是自愿报名参加的,不可能靠行政手段加以干预。但是,除了就业市场导向,教育行政部门和共青团组织也应该对考证有一个导向。”国亚萍代表说,“对大学生而言,就业不但是高年级学生关注的焦点,而且成为许多新生开始考虑的问题。就业指导工作,应该从他们步入校门就开始,让他们对自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才、可能从事什么职业做到心中有数,有针对性地丰富自己的经历,锻炼自己的能力,拓展自己的知识空间。”(完)(来源:新华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南京虚数灵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苏ICP备2023024155号 ) | 公安备案号:32010402000195

GMT+8, 2024-11-14 11:30 , Processed in 1.10156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