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和转型升级加速的背景下,对就业形势的研判,攸关就业政策的“精准投放”,其对于宏观经济运行和民生福祉保障的双重含义更加凸显。 进入6月,与热度贲张的高考形成对比的,是弥漫在各大高等学府中的离愁别绪。这其中既饱含749万应届大学毕业生对于青春校园生活的留恋,也掺杂着他们所面临的求职压力。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今年全国两会的热词之后,社会各界对于就业创业政策的关注度持续升高。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和转型升级加速的背景下,对就业形势的研判,攸关就业政策的“精准投放”,其对于宏观经济运行和民生福祉保障的双重含义更加凸显。
近日,《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全国多地调研中了解到,当前我国就业形势总体比较平稳。2014年就业总体水平向好,城镇新增就业达到1322万人,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城镇失业人数也达到前所未有的952万人。“就业季”中的“就业势”值得各方持续关注。 三大因素促就业总体向好 本届中央政府高度重视就业问题,将增加就业作为政府宏观经济工作的头等大事。201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提出,要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接受本刊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认为,三个因素促使我国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并总体向好。 一是我国经济发展保持稳定,为稳定和扩大就业奠定了坚实基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以下简称“人社部”)国际劳动保障研究所所长莫荣说,虽然经济增速在放缓,但由于经济总量在不断扩大,GDP每增长一个点,可以带动更多人就业。 他说,经济总量是40万亿元人民币时,10%的增速是4万亿;50万亿时,8%的增速就能达到4万亿。如今我国的经济总量已超过60万亿,即便增速再略有放缓,拉动的就业也能保持增长。 二是简政放权激发市场活力,政策落实促进就业。从2014年年初开始,几乎每个月都有释放市场活力的改革举措出台。据统计,2014年,全国新登记注册企业365.1万户,注册资本(金)19.05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5.88%和99.02%。 在新增的市场主体里面,大部分是中小微企业和私营企业,而这些企业正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中央党校教授周天勇指出,简政放权、减少市场干预,营造良好竞争环境,使我国市场主体稳步增长。 同时,就业保持向好也得益于促进就业的政策在实际操作层面的顺利落实。河南省人社厅就业办主任李甄介绍,尽管传统产业效益下滑,但当地政府通过发放稳岗补贴和企业在职员工培训补贴,帮助一些企业稳定员工,稳定了30万~40万个就业岗位。 三是我国产业结构正向着有利于吸纳就业的方向发展。2013年第三产业占GDP比重首次超过二产,2014年三产占GDP比重为48.2%,比二产高5.6个百分点。2014年3~12月,新登记注册企业323.5万户,同比增长48.8%,其中三产企业数量增幅明显高于二产。 人社部相关负责人指出,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优化了就业结构,将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在这种产业结构下,“只要GDP增速不降至6%以下,完成国务院制定的就业目标就不成问题”。 以广东省为例,2014年市场第三产业的用工需求比重达到48.7%,第三产业发展促进了就业弹性系数上升。目前,该省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拉动就业人数从约15万提高到超过20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