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数灵境爱好者乐园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71|回复: 0
收起左侧

马拉松是个跟自己较劲的过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6-27 14:28: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和我的马拉松系列:北京,北京


当我走在这里的每一条街道
我的心似乎从来都不能平静
除了发动机的轰鸣和电气之音
我似乎听到了他烛骨般的心跳
                                  -----汪峰《北京北京》


2013年10月20日,注定会在我的跑步生涯中留下一个清晰的印记,这是我第三次参加北京马拉松比赛——这个对于我而言意义非比寻常的马拉松赛事。

从2011年第一次参加北京马拉松的迷你赛事开始,到去年11月25日背着迷你号码布咬牙冲过全程终点,再到这次自我地以“跑者”姿态完全准备好加入北马全程大军,前后跨度两年,而从首马到这次马拉松,接近一年的时间,在这一年当中,我必须说:跑步,已经从我的精神世界里被释放出来,融入我的行动与生活,再重新激励自己的精神世界,这个小小的轮回,够快也够清晰。

今年的北马,天气好得像2011年一样,天是蓝的树是绿的,热身、奔跑、甚至调整和休息的过程中,几乎没有什么风。由于排在比较靠后的位置,就得在出发时遇到点儿麻烦,没有出发优先权,也就权当能多在出发区欣赏欣赏这难得的景致,万里晴空,红日初升,透着会让人舒畅。起跑之前,身边有负责任的跑友把垃圾捡起来,让大家传递出去,清理跑道也是为后面的跑友创造条件。这个过程中,有人愿意帮忙,也有人会不屑地说:“扔地上,自有清洁工人扫出去。”这其中,有国人有老外,态度各异。(似乎赛后垃圾的事情又有争议,个人感觉,让所有人都有高度负责的态度不现实,更何况国外高水平赛事也做不到由跑者负责将垃圾全部带出,主办方的垃圾清理措施和环卫系统的努力是仅有的解决此事的途径)

出发,不容易,比发枪时已过了将近3分钟。在老赵哥的带领下杀出重围,越发对身前这个不算高大的身影充满敬重。老赵哥名字是赵全明,我们俩相识于厦门马拉松,跑圈的人都久仰他的大名,这位从1999年就开始参加北马、个人最好成绩是2小时31分、已经参加过57个马拉松的跑者,对于北马的路线了如指掌。听说我想在20天之内完成两个全程马拉松,而且想努力创造更好成绩时,就主动跟我说可以不计成绩带领我跑。我听到这样的话,不知说什么好:一个完全不用再证明自己的人,为了另一个人的跑步经历,要再多跑一趟马拉松——这不是帮别人领东西占座的事儿啊。而我仅仅是老赵哥带跑的很多人中的一个而已,他帮助过的人,都爱上了跑步而无法自拔,想来与他的言传身教有很大关系。想人所想,急人所急,应该是他这位资深跑者用行动诠释马拉松正能量最好的方式。


23分钟左右下了复兴门桥,也就过了迷你终点。那是我接送太太上下班的地方,也是我开始慢慢练习跑步开始的地方。我在月坛体育场的街球场打过四对四接拨,在足球场腰背两个阻力伞跑过50米冲刺,但没想到自己会在那里的田径场练跑步时间更长。(20天前柏林马拉松出发前一天,我还和水平很高的“北医澡堂”跑队蹭了一趟亚索800训练课,很有缘。)从每天4公里直到每天10.4公里,大概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觉得心里安静了不少,也踏实了不少。自己说不明白为什么,但就是觉得不那么燥了,跑完了在周边转悠转悠,护国寺小吃店喝碗豆汁儿来俩火烧,从头到脚都那么通气自在。很自然地,又想了想2011年自己闹的那个笑话:头一回参加北马迷你赛,就带一手机跑到终点,问身边的同事用了多长时间,同事随口说了句“也就15、20分钟吧”,我就发了条微博,于是引起众多跑友不满,而当时正值我气盛之时,还和跑友打嘴仗,实在是没道理。事过多日,自己上跑步机一测,真相大白。而这也让我对马拉松产生了兴趣,因为我本来就对跑步很感兴趣啊。马拉松不就是面镜子吗?能照出自己的问题,然后把纠错的机会放在你自己的手里。勇,是在知耻之后,一点不假。

天气真好,就这么跑着,也还不觉得累。跑过了甘家口,就该向三环进发啦。这是我北马地图里的吃货街:叔叔婶婶刚回北京创业时开的贾三灌汤包子铺(现在已经挪到白云路了)、老婆最爱吃的尕老汉炝锅鱼、我最爱吃的海碗居和同事们频频光顾的柴式小碗肉,总能让我想到那些快乐的大快朵颐的时光。如今我已经素食一年,并将继续下去,虽然将远离那些美食,但不耽误我看着身边的吃货们继续甩开腮帮子撩开后槽牙猛吃,哪怕不是美食,花毛一体、拍黄瓜、糖拌西红柿、小葱豆腐就着几瓶普京、小二的,朋友们在一起,立马就能找到些人生不过如此的豪气。

谢谢那么多的好朋友好跑友,让我知道了配速的概念:每个阶段距离的稳定速度要求。平稳的、甚至后半程快于前半程的配速是马拉松取得好成绩的直接原动力,半程就权当是检验自己马拉松奔跑的状态吧。跑过万泉河桥,开始向着半程终点的那个路口挺进的时候,又想起了去年决定冲全马的狼狈:啥啥都不懂,啥啥都不明白,带着能闷出满头汗的毛线帽子,穿着大一号的跑鞋,还有完全不防水的手套,还还还还还背着跑包……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在万泉河桥转弯时坚定地告诉自己:如果在这个时候冲进辅路只跑到半程终点,我一定会后悔的。

然后就冲过去了,然后突然就想起来:我还参加过北马报道呢,就在半程终点,2004年的时候。报道结束总结时,平常总爱身体力行锻炼的北马多年总导演孙和平老师跟我说,做体育报道的,自己不能投入地锻炼,就不能接触到运动最实质的部分,也就没法做出真正出色的体育报道。这话说出来,让当时已经接近100公斤大关的我脸上发烧,现在想想,能够让我从那时持续控重到目前的77公斤左右,这段话还是挺有分量的呢。

半程终点过了就基本进入大学密集区域,会有更多学生加入到我们的队伍里吗?一年前我还在前进的过程中找寻各大学的方位,高考前去参观每个大学都让我自己心生向往,但最终是没去成任何一个。于是回北京后就把我老婆的母校北京理工大学当成了北京的校园归属,去年北马前她单位考试,我俩很是享受校园生活,她去自习室复习业务,我就去操场刷圈儿,25圈儿刷完,正好赶趟去买南门口的骨汤麻辣烫,或者理工餐厅的烧烤外加“阿牛与仙草”,实在舒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南京虚数灵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苏ICP备2023024155号 ) | 公安备案号:32010402000195

GMT+8, 2025-1-12 17:29 , Processed in 1.07812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