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大学生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07|回复: 0

关于摄影构思的思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5-12 20:34: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张照片虽是“咔嚓”一下完成的,但是它却能反映作者的审美情趣、拍摄功底、乃至文化底蕴等等。人们描述演员时常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其实对摄影来说何尝不是如此。许多摄影教材上都谈过摄影的技术性机巧,如用光、构图、色彩、影调等等这一些基本功,但对摄影的构思谈得不多。其实这对于摄影创作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就谈个人这方面的体会。

  摄影的“预见性”,好像书上没有这个提法,这是我个人的一种通俗的说法,可能不是那么准确。但实际上它就是摄影的最基本构思,而且,当人们拿起相机时几乎人人都有这种预见性。例如:人们带着相机去旅游,就是预见到会有美丽的风景,人们带着相机看演出,就是预见到会有精彩的表演,人们带着相机看比赛,就是预见到会有激烈的场面。不过大部分人都停留在这样的预见性上,没有更深的考虑。如果仅此而已,那么要出好的作品的概率就要低得多。

  人人都知道,摄影与绘画不同,绘画是纯主观的,作者想画什么就可作画。摄影确是主观与客观条件相结合的。客观上没有的东西是不可能拍摄到的(PS除外),但客观存在东西,摄影作者却可以根据自己的创作意图或舍或取。如果对要反映的客观事物不了解,或知之甚少,那么怎能反映得深刻呢?又怎能打动观众呢?这也许就是人们常说的艺术家要深入生活吧。

  大家看到在足球比赛场上,球门边上的摄影记者最多,因为这些记者都懂足球,知道那里出精彩镜头的概率较大。在拍摄演出时,记者的镜头总是跟踪“角儿”,也是因为记者知道“角儿”会亮“绝活”,出彩的概率也大。一些影友喜爱拍摄风景照片,他们也会挑选什么季节、去什么地方,到了拍摄地还要考虑什么角度、什么光线、什么场景拍摄为最好。这些实际上就是对摄影对象的预见性研究。

  有人说:影棚里能出精品,但出不了珍品。恐怕不无道理。珍品即是反应客观事物瞬间即失的精彩画面。如果事先无准备,那么一旦精彩瞬间出现,就会措手不及、坐失良机,遗憾终身。要提倡拍摄前的预见性研究就是这个道理。当然这里不是否定影棚拍摄的作用。在影棚里,模特的选择、造型、角度、布光等都可以慢慢琢磨,仔细推敲,可以不断重复。这不失为学习的好形式,这也是必修课。也是在为拍摄精彩瞬间作技术上的准备。

  以上的叙述是为了说明在拍摄之前要将拍摄进行一些预见性研究,但需要研究什么呢?例如:我们要拍人物,就要思索这些问题,此人的年龄、性别、职业、性格、习惯动作、脸形特征、体貌特征、工作环境等。在拍摄动物时,就要熟悉这个动物的生活习性、形态特征、活动规律、生活环境等。要思考要表现什么,怎样去表现。在此基础上再考虑用什么镜头、什么拍摄角度、什么拍摄时间、运用什么光线等等。如果条件不成熟怎么办?一是创造条件;二时耐心等待。而不能急于求成。这就是为什么有的艺术家一张作品要拍几天,甚至几个月的道理。据说我国著名的摄影大师郎静山先生为了拍“雄鸡报晓”化了半个多月的时间,但精彩瞬间出现时,也就是一刹那间。而他自己称:他拍的照片别人拍不出第二张,连自己本人也拍不出第二张。郎先生的这张大作就称得上是珍品了。

  当然对于大多数摄影爱好都来说,不可能为了一张照片等那么长时间,特别是拍摄风景照片,那就要随机应变了。例如:拍摄风景照片大多是在天气晴朗光线较好时拍摄为好,但你去时偏偏遇下雨下雪,但如果你想到大家都是晴天的照片,你却是雨天的景色,别有一番情趣,是不是有你的独特之处呢?如果你做了预见性思考,就去表现该处的雨天景色,就按雨天拍摄的要求去思考怎样去表现。而不是随便拍拍算了。这样就不会感到去的不是时候了。这就是说经过预见性思考,随机应变的能力就会大大增减强。出精彩照片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

  总之,有了想法的作品总不会是平庸的照片。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出张好作品的关键不是相机,而是镜头后面的眼睛和大脑。个人愚见,仅供参考。



20060427220735629.jpg
20060427220737341 (1).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南京虚数灵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苏ICP备2023024155号 ) | 公安备案号:32010402000195

GMT+8, 2024-11-15 15:43 , Processed in 1.09672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