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国家网信办指导并组织“抖音”“快手”“火山小视频”等短视频平台开展试点,上线青少年防沉迷系统。短视频为什么会导致青少年不同程度的沉迷?新上线的防沉迷系统效果如何?各方应该如何履行社会责任,共同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记者近日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调查。 听到欢快的《海草舞》,家住河北省石家庄市的王萍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她的女儿正读小学三年级,以前偶尔会在放学后和节假日看一些短视频,主要是放松消遣,听听歌、看些搞笑短剧,也会学点创意手工。最初王萍并没有把孩子刷短视频这件事放在心上,甚至还鼓励孩子跟着短视频学跳《海草舞》……
可没多久,王萍发现女儿花在短视频上的时间越来越多,班主任也反映孩子课上课下经常跟同学们讨论短视频的话题,影响学业。王萍也留意到,有些短视频内容并不适合10周岁左右的小学生观看。她开始担心女儿陷入“短视频沉迷”,不能自拔。 缺少时间管理观念和自我约束意识,一些青少年陷入“短视频沉迷” 短视频时下的火热程度,从这组数字中可见一斑: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四十三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去年12月,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6.48亿,用户使用率高达78.2%,去年下半年用户规模增长率达9.1%;最近发布的《中国移动互联网2019春季报告》则显示,2019年3月,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有36.6%的月总使用时长花在了短视频上…… 网络短视频行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导致青少年不同程度的沉迷问题。去年5月,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牵头发起的一项调查显示,20%的青少年表示“几乎总是”在看短视频,“每天看几次”的比例也接近10%。 “在即时性很强的短视频平台上,内容传播具有瞬间的爆发力。”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青少年与社会问题室副主任田丰认为,短视频多采用用户生产内容模式,每个用户都有发布内容的权利,因此完全超出了传统专业生产内容模式下行业和企业监管的范围。“这种传播几乎不受限,爆发力、示范效应惊人,对于尚不具备完全分辨是非能力的未成年人而言,影响会更大。”田丰说。 在北京师范大学数字创意媒体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刘梦霏看来,短视频满足了很多青少年的好奇心,又非常符合注意力法则,不到几秒钟,亮点就会出现。一些短视频APP往往具有非常顺畅的用户体验,上下一划,就能切换内容,此外还能根据算法,按用户偏好推送相应的内容。“对那些缺少时间管理观念和自我约束意识的未成年人来说,时间很容易在不经意间流走。” “青少年阶段,正是爱模仿和广泛吸收各类信息的时期,容易被不良信息误导。”王萍担心,“即使内容没问题,天天捧着手机看,视力也会受影响。”北京某小学的一位班主任向记者反映,少数学生长时间浏览短视频,导致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有的孩子上课不听讲,对短视频内容却如数家珍,语文课组词造句,网络流行语脱口而出。” “当短视频成为一种在未成年人中广泛传播的文化元素时,就具备了准公共产品的属性。”田丰认为,针对这类准公共产品,社会各方面应该各负其责,推动未成年人保护的多中心治理。 防沉迷系统有一定效果,但仍存技术漏洞和监管盲区 针对网络短视频引发青少年不同程度的沉迷问题,国家网信办近日指导并组织“抖音”“快手”“火山小视频”等短视频平台试点上线青少年防沉迷系统。此次上线试运行的青少年防沉迷系统内置于短视频应用中,用户每日首次启动应用时,系统将弹窗提示,引导家长及青少年选择青少年模式。进入该模式后,用户使用时段受限、服务功能受限、在线时长受限,且只能访问青少年专属内容池。 记者打开“快手”APP发现,弹出的窗口会提醒监护人设置青少年模式,进入该模式后,无法开启直播和浏览同城页面,也无法进行打赏、充值、提现等行为;用户开通、关闭青少年模式均需输入提前设置的密码。此外,“抖音”“快手”“火山小视频”都统一规定,在青少年模式下,晚上10点至早上6点不能使用,每天可使用的时长为40分钟,并为该模式专门设置了科普教育类、知识类的内容池。 “快手”科技副总裁、执行总编辑刘洋表示,开展青少年防沉迷工作是短视频平台必须履行的社会责任。此次推出的青少年模式整合了产品端一年来在青少年保护方面积累的成果。“快手”目前成立了300余人的未成年人内容专项审核团队,建立了单独的未成年人审核标准及应急机制,实行24小时轮班制,对不适合未成年人观看的内容进行严格过滤。 “抖音”相关负责人也表示,此次上线的青少年模式,相比以前的“时间锁”功能和“家长控制”模式,在使用时间上进行了更为严格的限制,并对青少年模式下内容的数量级和丰富度都进行了扩充,增加了科普、益智、休闲等内容。 “现有的防沉迷系统和内容库,能对青少年在短视频平台上接触到的内容进行优化整合,尤其屏蔽一些对身心健康不利的内容。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及网络空间的治理,也能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田丰说。 防沉迷系统上线后,王萍在第一时间就督促女儿使用,“她最近看短视频的时间确实减少了。”王萍长舒一口气。 不过,防沉迷系统对那些不服管的“熊孩子”来说,仍然防不胜防。 一方面,目前只是一些大的短视频平台上线了防沉迷系统,如果青少年非要去寻找内容库之外的视频,可以去搜那些小的短视频平台,“从技术上看这不难实现,且超出了现有的监管范围。”田丰说。 另一方面,已经上线的防沉迷系统,只是针对少数情况建立了主动触发机制——可通过地理位置判定、用户行为分析等技术手段,筛选甄别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用户,然后自动切换到青少年模式;但对绝大多数孩子来说,基本上都是通过手动激活方式开启该系统,并不是默认设置。刘梦霏结合自己所做的实地调研分析说:“入口问题不解决,玩手机的青少年开机后可以不激活、不选择防沉迷模式,家长和老师在看不见的情况下,也没辙。” 据了解,国家网信办将于今年6月在全国主要网络短视频平台全面推广上线青少年防沉迷系统,并形成统一的行业规范,业内专家呼吁完善现有防沉迷系统功能,找到监管盲区,堵住技术漏洞。 提升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引导要形成合力 “跟孩子斗智斗勇的过程更复杂了。”一位家长反映,现在孩子会用更长的时间来搜索破解青少年模式的方法,有时还会向爷爷奶奶求助,另开新号。 “单凭一个系统设置,很难彻底消除青少年对短视频的依赖。”田丰认为,短视频以及各种网络娱乐的方式,已经紧密地伴随当代青少年的成长,成为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任何一个技术手段,如果没有社会性手段辅助,都难以消除这种行为习惯,因此社会、家长、平台几方要打配合战,责任共担。 首先, 家长应承担起第一责任人的职责。“眼下,先尽可能督促孩子使用防沉迷系统;长远看,父母应在日常生活中多和孩子们交流,帮孩子提高甄别、屏蔽不良视频内容的能力。”北京某互联网医疗公司负责人李先生认为,很多青少年沉迷于短视频,跟家长的不当示范也有很大关系,“大人天天刷着短视频,孩子肯定有样学样啊。” 其次,从家庭到学校,要培养孩子管理时间的能力。“信任孩子,把管理时间的主动权还给孩子。”刘梦霏说,不久前她在北京一所小学为四年级的学生组织了一场时间管理游戏,这些学生只需20分钟左右就能形成时间管理的观念,合理规划时间。“产生沉迷问题,主要是由于孩子们平时生活在大人规定的时间范畴里,什么时间干什么事,满满当当、中规中矩,导致孩子自己把控、管理时间的机会并不多,缺乏时间管理观念和自我约束意识。”她建议,家庭、学校增加时间管理教育,短视频平台强化时间提示,比如将“时间戳”放在较为醒目的位置,培养青少年的时间管理观念。 此外,还要规范短视频行业发展,遏制其野蛮生长。“有些短视频平台利用大数据算法,有针对性地投放容易引发青少年过度依赖的内容,对此应坚决整治。”田丰认为,短视频平台应当引导未成年人看到更多、更好的内容,增益身心健康。 防沉迷的治本之策,是提升青少年网络素养。田丰表示,应该在法律和政策层面推动网络素养教育进学校、进课堂,使其成为青少年的一项基本常识和技能。刘梦霏则建议,各类网络平台应设置一些网络素养教育方面的内容,加大宣传力度,可采用任务激励等游戏化的设置,来调动未成年人用户学习的主动性。“这是完善网络治理长效机制的重要方面。”刘梦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