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大学生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33|回复: 0

晒娃前要经过娃同意吗?无原则“晒娃”背后存隐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5-18 20:58: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自从社交网站兴起并在人们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晒娃”就越来越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由于某些父母“晒娃”过于频密,无原则且无节制,争议也随之而来,包括被“晒”的当事人——孩子们也颇有微词,这一话题还曾一度上过热搜榜。最近,在上海市第八次少代会召开前夕,一份呼吁“健康晒娃”的少儿提案走红,让“晒娃”问题再度进入公众视野,并引发热议。
这份提案出自闵行蔷薇小学11岁女孩章楚依之手,是关乎加强家长微信朋友圈健康“晒娃”的家庭教育建议,被评为上海市闵行区十大优秀提案。章楚依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近八成人曾被父母晒,其中的六成认为应征得自己同意;有七成人受到其他家长“晒娃”的消极影响——因为“别人家的孩子”的优秀表现而被父母指责。孩子们呼叫:要尊重孩子,“健康晒娃”,少炫耀。
孩子们简单的心愿中透着无奈,但愿能够警醒盲目“晒娃”的父母们,躬身反思。
事实上,“晒娃”固然是个人自由,但看似无伤大雅的行为背后却隐藏着不少潜在风险。
首先,个人隐私的高度曝光很可能将孩子置于危险境地。清晰的面部照片、真实的姓名及小名、准确的学校和班级、完整的日常作息表、详细的出行路线,这些碎片化信息叠加在一起,足够完成一个孩子的资料拼图。
自媒体人和菜头曾做过一个实验,用半个小时浏览一位妈妈的700多条微博,得出调研结果:锁定了妈妈的家庭地址和单位地址;知道了孩子的真实姓名和生日、常去的游乐场和商场;分析出了她的家庭结构、经济状况、固定习惯,包括丈夫出差频率,平时带娃路线以及每天的行程表。
这结论着实让人吃惊和后怕——倘若想对其实施不法行为,从技术操作层面来看,完全能够实现。2018年贵阳市云岩区人民法院审理的一起绑架案中,郑某就是通过小娟的微信头像记住了其子兵兵的长相,并实施了绑架。
除了绑架、故意伤害等恶性犯罪之外,上传孩子的裸体照也容易引来恋童癖,照片很可能被卖到儿童色情网站。仅笔者的朋友圈内,毫无戒心地发布女儿正面裸体照的父母就不下三四位——这些孩子中,有的五六岁,还有的已经小学三年级。即便这个年龄段第二性征尚未发育,也极为不妥。网上有句话一针见血:“你觉得你的孩子还小,但坏人并不这样想。”
其次,不健康地“晒娃”会对孩子造成精神上的伤害。且不说那些丑照、糗照、裸照、恶搞照会伤害孩子幼小的心灵,就算是晒成绩、晒荣誉这些“正常”行为,也容易引发焦虑情绪,给本来身心发育尚未成熟的孩子造成压力。尤其是家长争相晒出“名校录取通知书”“孩子到哪里游学夏令营”等,更令孩子们反感。
最后,对于大人而言,过度“晒娃”的消极影响也不容忽视。一来把孩子当成炫耀的工具,会直接导致家长之间的无度攀比,加剧各种焦虑,影响身心健康;二来跟孩子的互动和捆绑过于紧密,其实是对配偶的一种忽视,这样的家庭往往并不幸福。
其实,被称为“炫娃狂魔”的家长,往往暗藏着一种“物权所有者”心态:孩子是我生的,我想怎么样都可以。这是十分错误的立场。把孩子当成“东西”,看作“资产”,说白了是对孩子的物化。父母不是孩子的所有者,孩子是有独立人格的个体,他们也有自尊心,隐私权、人格权同样不容侵犯,即便以爱之名的侵犯也不容许。
“你的子女,其实不是你的子女。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黎巴嫩作家纪伯伦的《孩子》一诗道出了父母与子女之间真正的关系。天下的父母都应该明晓这个道理:爱不是捆绑,不是束缚,而是接纳与成全——“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思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南京虚数灵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苏ICP备2023024155号 ) | 公安备案号:32010402000195

GMT+8, 2024-12-24 04:32 , Processed in 1.09375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