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大学生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95|回复: 0

2012年考研英语复习备考两大重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8 01:27: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英语很重要,特别是对于工科类的同学,本身英语一般都学的不好,所以在考研复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要给英语足够的时间,千万不要在初试成绩上受限,这是第一位的事。事实上,一年的时间对于英语这种积累性的科目来说,虽然不能算充裕,但是如果复习方法得当,最后考研取得一个好的英语成绩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所以同学们不要因为自己历史上英语底子不好而对自己失去信心。考研英语和四、六级英语之间没有必然联系,两者之间的参考价值并不大,这一点不要影响自己复习的情绪。

考研英语,如果问考研过来人,可能得到的大部分回答都是:难,这样的话说的让大家心里没底,头脑一热就去了。但是事实上,考研并不能说难得让人无法接受,考研重视复习阅读,重视词汇,重视写作,一般考试成绩都不会很差。而词汇是其他两个方面的基础,词汇掌握的多,能有一个一般的理解能力时,阅读就基本上像看汉语一样了,那么自然,阅读的成绩就会比较好,当然这里面也会有一个做题时的技巧,至于作文,想得高分,词汇量是一个必要的要求,好的文章要求有多变的句式,丰富的词汇,而这些都需要比较多的词汇做基础。考研词汇要记多少呢,大纲上规定可能是在5500左右,当然,如果可能,越多的词汇掌握对最后的考试就是越有利的,但是集中地记忆词汇是容易忘的,所以不要贪图很多,一定要以记牢甚至能运用为目的,根据自己的能力来记忆词汇。

一、增加词汇量牢记高频词汇

基础要打牢,否则以后进步会很慢。无论大纲怎样变化,词汇都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考研新大纲要求考生应掌握5500个左右的英语词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所要求的词汇量是4000个左右。因此,大学毕业时基本上都能达到英语四级水平,那么,在现有的词汇量的基础上,再增加1000多个左右的单词量就符合了考研对词汇的要求,而1000多个单词对于很多同学来说就没什么难的了。6月以前,一定要把这些词汇彻底搞定。一般的同学每天至少有3个小时投入才可以。在6月以前必须重复5次以上。大家自己计算好,每天要背多少页,一定要坚持下去。不要担心自己制定的词汇记忆任务大,要对自己有信心。快速背,并不断重复记忆。将一轮记忆分成若干小轮,滚动记忆。这样做的好处,不但可以提高效率,也可较快的提高你的忆力。一般来讲,记忆超强的人是很少的,所以不要畏惧任务量大,更不要担心自己的能力与智商,每个人记忆的强度和结果都是在次数的升高中实现的。所以,如果你认为自己还没记住,那是因为你重复记忆的次数还远远不够。

下面简单介绍几种词汇复习的方法,以供大家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来选择:

1.见缝插针,积少成多。这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具体来说,我们需要养成利用零散时间记忆单词的习惯,比如看数学累了,拿出10几分钟背上10个考研词汇,然后继续学习数学;或者是今天想放松一下,但是记着带本单词书。走累了,坐下来背上10个考研词汇也是不错的选择。之所以提出这样一种记忆方法,是因为一方面词汇记忆比较枯燥,长时间的集中背单词往往见效不大;另一方面,这也是根据人的大脑运作方式决定的,如果能够合理的将单词记忆穿插在其他学科的复习过程中,会使得各科目的复习以及单词记忆都大为提高效率。

2.点滴积累、随时巩固。这种方法主要是面向有一定单词量的考研学子。如果对单词掌握有一定的信心,其实就没有必要从最基础的考研单词去复习记忆了。还不如从考研历年真题入手,将真题中的考研词汇全部“消灭掉”。每碰到一个拿不准的单词,就记到本子上,查出在文章中的具体意思以及其他比较常用的释义,然后在空闲的时间,经常翻阅。这种单词记忆的方法是可以伴随你一生的!

3.按部就按、步步为营。这就是常规的记忆单词方法。每天确定要完成的单词记忆任务,然后拿出固定的时间进行学习、记忆;第二天要将之前学习过的单词进行巩固温习,以加强记忆。这种方法耗时较多,但是确实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扩大单词量,对考研英语词汇记忆的帮助还是比较大的,尤其是单词量较小的同学。但是要切记,突击记忆的一大弊病是遗忘比较快。因此,在每天的复习过程中,要随时将较难记忆的单词做好标记,重点记忆。并且在完成一轮之后,要重新开始巩固复习,并且尽量能够增加使用这些词汇的机会!

二、广泛阅读、强化阅读、快速阅读

得阅读者得考研。这个时候并不是要求做阅读理解题,而是要“广泛阅读、强化阅读”。大家应该扩大阅读量。建议可以翻看一些英语期刊报纸和英文网站,比如《chinadaily》等,要每天坚持1个小时左右。就文章题材来说,近几年越来越重视对人文科学的考查,文章来源依旧是英语国家原版报刊或书籍,绝大多数是评论性的文章(即除文学作品以外的其他类型的短文)。文章经常喜欢正反交替举例,先说作者认同的,然后又是作者要批评的、揭露的,再是用实例来论证作者的观点。这种语篇思维模式会给考生在阅读理解中造成很大的障碍。正因为难,考研命题专家就非常青睐这类语篇,来命题目。近两年,这种题目每次都有,而且得分率也很低。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平时的阅读提前熟悉这种文章,读得多、读得顺,解题也就会准确快速得多。

当然,一定不要马上去看真题的阅读。因为在词汇还很成问题的阶段,逐字翻译地看真题阅读既浪费精力,也浪费时间,而且浪费了真题。如果没有对真题解题思路的整体理解的话,做真题只是在重复自己原来的那些错误,很难有本质的提高。最佳策略自然是广泛阅读,下面我们来谈谈阅读的方法和阅读中常用的小技巧。

1.快速阅读的六种方法

(1)推测

阅读正文前,就标题(如果有标题的话)来合理推测资料的大概内同,也可以在读了二、三段之后预测下段内容。这对理解文章和整体把握文章内容以及推测出生词的词义范围有重要的意义。因为英语单词一次多义现象太普遍了,一个单词在不同的专业领域往往含有不同的意思,甚至有的单词同一专业领域在其意义的把握上也有细微的差别。

(2)关键词句

在对文章的整体内容有了认识的基础上,我们要学会抓主要的词句,找出段落中的主题句,从而正确领会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注意是否对自己做题有使用价值。

(3)略读或浏览活跳读

跳读的英文翻译是skim,skim有掠过的意思,又有从牛奶等液体上撤去的意思,转意为“快速掠过,从中提取最容易取得的精华”。用于月的或译为泛读,似乎都未把其细微的意思译出。而这种读法却包含有院词的所有意思——快速读过去,取出读物中关键性的东西。因此,我们可以把这种读法理解为快速浏览院文,领会文章大意。一般而言,通过标题可知道文章的主题。对文章的首段和末端要多加注意,以便发现作者的观点。

(4)查阅

查阅就是通常所说的“扫描”,其特点是快,但又要全部扫及。从形式上看扫描是粗粗地一扫而过,一目十行,但从读者的注意方面来看,却又是高度的几种,在阅读中仔细挑出重要的信息。因此,查读可以理解为迅速找出文章中的有关事实细节或某一具体信息:有时要找出某一个单词或词组,如人名、地名、日期、价格等;有时要找出文中所述的某一特殊事件,而这一事件可能是由一个词或短语交代的。若不具备一定的能力,这样的细节不容易被发现。

(5)速度变换

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意识到阅读的速度是不均匀的,也就是说,及时同一个人阅读同一份材料,但由于阅读是一种有相当心理负荷的脑力劳动,因此在开始、中途和结束的速度不可能一样。文章的体裁和难度不一样,阅读的速度也不同。同学们不要过分焦虑自己的阅读速度,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压力。随着阅读速度的提高,理解的程度都有所降低,所以我们应认识到阅读文章时的速度是可以调节的,只有合适的速度才能获得快速准确的阅读效率。

(6)阅读习惯

从主观上要能克服注意力容易分散即所谓“思想开小差”的毛病,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力,从客观上克服各种无意中形成或由来已久的坏习惯,如摇头晃脑、抖动纸笔、念念有词等。这些“小动作”也会分散注意力、影响思考、降低阅读速度。

2.阅读中常用的四个技巧:

(1)视幅要宽

是每一眼看的词要尽量多。阅读表面是用眼睛看,实际是用脑子读,眼睛只是起了

照相机的作用。努力使自己的眼睛变成“广角镜”,尽可能把多的词能一眼“尽收眼底”。

(2)视时要短

第一眼和第二眼之间停顿的间隙要尽量短。阅读时,若视幅相同,谁的停顿时间短,谁

就能读得快。

(3)意群要长

即在每个视幅中不是让你把很多的单词都收进脑子,而是要善于从中摄取有意义的词

组,这个有意义的词组就是意群。极慢的同学是一个字一个字地读,视幅就很窄,句子中间的停顿就多,而频繁的停顿必然会妨碍正常的理解。快速阅读是半句或一句句地读。视幅大大加宽,停顿的间隙少而短,获取的都是有意义的词组,因而理解全局或全段就能做到水到渠成。

(4)利用上下文猜生词

充分利用上下文给出的线索,有些生词的意思是可以猜出来的。下面介绍一些基本方法:

①利用定义的线索

在生词出现的上文活下文,有时候能找到对它所下的定义或解释,由此可判断其定义。

②利用同义的线索

一个生词出现的上下文中有时会出现与之同义或近义的词,它往往揭示或解释了生词的词义。

③利用反义的线索

在某一生词的前面或后面有时会出现它的反义词或常用来对比的词语,由它可以推测生词词义。

④利用常识猜测词义

有时一句话中尽管有生词,但我们可以利用已有的知识去判断生词的意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南京虚数灵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苏ICP备2023024155号 ) | 公安备案号:32010402000195

GMT+8, 2024-12-22 21:08 , Processed in 1.10937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