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同市,说起南郊区华北星城社区,人们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一个词——义工联盟。居民有了困难,喊一声,就会有志愿者来帮忙;孩子放了学作业没人辅导,大学生组成志愿者团队乐当娃娃头;退休了,闲下来了,看看社区有啥需要就去搭把手……
2016年,由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等部门开展的全国宣传推选志愿者服务“4个100”先进典型活动中,大同市南郊区华北星城社区荣获“最美志愿服务社区”荣誉称号,在大同市是唯一一个,全省三甲之首。”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党员志愿者”
6月24日,本是休息的时候,然而在华北星城社区图书馆里,志愿者盛凤奇却忙着整理书籍、打扫卫生。盛凤奇的家并不在这个小区,但是每天她都会坐车赶到这里,为社区图书馆做志愿服务。社区图书馆有定期的书法、绘画公益课程,她总是会提前做好后勤和助教工作。
2013年9月,华北星城社区组建了一支活跃在社区并以社区命名的“义工联盟团队”。这个团队是以构建更具幸福感和高尚感的社区为使命,以社区文化建设为核心的社区综合公益服务机构,以义工团队建立常态服务并吸引社区居民加入的参与性互助体系。依托义工的职业特征,团队为社区居民提供医疗保健、文化艺术、帮老助残、少儿帮教、法律服务、便民维修、扶贫助困、文明劝纠等系列公益服务。
自2013年成立以来,华北星城社区在义工联盟的带动下,先后有124名在职党员走进社区,300多名志愿者服务社区。他们在社区内免费开放心灵工坊、手工室,组织社区运动会、消夏晚会、社区年会,丰富社区文化生活;开设道德讲堂、平城讲坛,邀请本土专家学者,分享美食美景、心理健康、食品安全、保健养生、艺术鉴赏、公益环保等生活常识及趣事话题。
田野青,大同市五医院退休眼科医生,本着将毕生所学在退休后为社区公益事业贡献余热和尽自己所长为社区居民做点实事的态度,主动申请加入了义工联盟,并把自己家里的医疗器械搬到社区,义务为社区居民看病。
张晓非,大同市知名心理咨询师,加入华北星城义工联盟已有四个年头,成为一名志愿者后,他无论春夏秋冬、严寒酷暑,每个周末都准时静候在社区为其提供的“心灵工坊”,主动为来访者疏导心理阴影。
刘一姣,北师大大同附中体育教师,自从结缘华北星城义工联盟,从社区的趣味运动会、广播操比赛,到每周一节为社区孩子们开展的公益课程,再到社区春晚,凡社区公益活动她一次也没缺席过。
陈锦龙,同煤集团某单位职工,是义工联盟的老牌志愿者了,从社区开办的市民大讲堂,到社区开展的各项公益,都能看到他的身影,他不仅自己做公益,动员全家做公益,而且带动单位同事一起做公益。
祁芳芝、盛姐、焦楠……像他们一样,在华北星城社区义工联盟志愿者还有很多,他们的职业不同,有教师、医生、律师、营养师、心理咨询师以及企业人士,但他们却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就是“党员志愿者”。
最活跃最打动人心的身影——少年志愿者
在华北星城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身穿红马甲的少年志愿者是最活跃又最打动人心的身影,也是最亮丽的一道风景。
2015年7月,第一批34名小志愿者队伍在华北星城社区成立。他们参加消防安全演练培训、对社区周边的饭店等商户入户宣传、组织策划社区文明监督,身着小马甲向过往居民发放纸巾,提醒不要随地吐痰,劝告业主宠物不要随地大小便,不乱丢垃圾,公共场所不吸烟……孩子们在志愿者服务活动中,锻炼了自己,感化着成年人。
短短两年时间,小志愿者队伍从最初的34名发展到现在的101名。他们的志愿行动也走出社区,在云冈石窟、华严寺、博物馆,向每位来到大同旅游的游客推荐大同美景;走进贫困山区的乡村学校,与濒临辍学的优困生结为对子,互帮互助。
该社区学生的变化,受到学校老师和当地教育界的关注。大同市实验小学等积极与华北星城社区对接取经,通过家校共建,将小志愿者服务作为德育素材推广倡导。
据悉,3年来,社区义工联盟也不断吸引业主加入,目前志愿者人数占已入住社区业主的12%,并拥有了完善的志愿者招募注册、培训、管理、服务记录、激励回馈等多项制度。逐渐构建起“有困难找义工,有时间就做义工”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区和谐幸福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