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大学生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84|回复: 0

毕业季来了!专家提醒警惕求职“陷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7-7 18:48: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人数达909万人,同比增加35万人,总数再创历史新高。各地各部门密切合作、集聚社会各界资源,通过精准掌握高校就业“基本盘”,全面提升人岗配备“精准度”,实现“全方位、全程化”就业创业服务指导,助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去年11月,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做好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进一步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支持体系,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地就业,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改变人才“高消费”状况

《通知》指出,要用足用好稳就业政策、积极拓宽基层就业渠道、深入推进大学生征兵工作、扩大科研助理招录规模、促进各类升学与就业工作有序衔接、树立正确用人导向。

其中,在用足用好稳就业政策方面,《通知》要求,各地教育部门要配合和会同相关部门,推动稳就业政策向高校毕业生重点倾斜,落实好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今明两年空缺岗位主要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等政策,统筹协调好招录工作安排、促进各类升学与就业工作有序衔接。

关于积极拓宽基层就业渠道,需要各地各高校会同有关部门,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服务乡村建设行动,做好“特岗计划”“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基层项目组织招录工作,落实好学费补偿代偿、升学优惠等政策。此外,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建立以品德和能力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目标的人才使用机制,改变人才“高消费”状况,形成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用人氛围。

让更多毕业生通过实习实现就业

《通知》强调,拓展市场化岗位,需要建立就业岗位拓展新机制、拓展新兴领域就业空间、持续推进创业带动就业、推进就业实习见习。

针对建立就业岗位拓展新机制,《通知》明确,需要成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广泛汇聚市场化社会化就业创业资源。组织举办重点省份、重点城市、重点行业、中小微企业等就业创业供需对接系列活动。鼓励举办区域性、行业性、联盟性招聘活动。

同时,推进就业实习见习,要建立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实习信息平台,汇集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实习岗位信息。各地各高校要将实习作为促就业的重要渠道,加快完善就业实习管理制度,深化校企校地合作,建设大学生就业实习基地,开发更多就业实习岗位,推动更多毕业生通过实习实现就业。

引导学生树立理性就业心态

《通知》介绍,为了助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提升就业指导服务水平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需要强化就业育人实效、加强职业发展教育和就业指导、建设高质量就业服务平台以及加强重点群体就业帮扶援助。

关于加强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通知》要求,举办“互联网+就业指导”公益直播课,建立“全国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专家库”,打造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名师金课”;提供职业发展咨询和就业心理咨询服务,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积极、理性的就业心态。

对于加强重点群体就业帮扶援助,实施低收入家庭毕业生、少数民族、残疾等重点群体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行动,开展重点群体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培训。各地各高校要帮助有就业意愿的困难生尽快就业。

此外,《通知》还明确了完善就业统计评价以及加强领导和组织保障的相关要求,全力保障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副庭长


董杰

警惕求职“陷阱”

保障人身财产安全

专家说

目前正处于毕业季,也是求职的高峰期,高校毕业生们要警惕求职时的“陷阱”。求职“陷阱”主要分为人身安全被侵害和财产损失两大类,其中又细分为4个方面。

第一,毕业生在面试或入职的时候被告知需要交纳保证金,尤其是较大数额(几千元到几万元)时,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捂好自己的钱包。

第二,毕业生容易遭受传销组织的侵害。有些毕业生在找工作的时候,面对着企业承诺待遇高、前景好的情况时,要分辨对方是否属于传销组织。如果不慎误入传销组织,毕业生会被灌输错误理念甚至被限制人身自由。

第三,毕业生人身安全容易受到侵害。部分毕业生人身安全保护意识较弱,容易误入“黑中介”陷阱,遭受暴力侵害等。

第四,毕业生易陷入校园贷“旋涡”。“校园贷”实际就是翻版的“高利贷”,会让借贷学生陷入利滚利、以贷还贷的怪圈。最后当家人知道时,已经成为了巨额贷款,会给家庭经济造成巨大影响。

去年11月,我们审理了一个跨省案件。一家国际控股集团在互联网上注册了一个商城,另外还设置了网络科技公司等子公司。依托这些,公司负责人开始发展下线,让下线们在商城内交钱以换取积分,并鼓动下线逐级向下再次发展下一层级的“下线”,以此获得积分,从而提现获利。该模式在全国发展了14余万人,其中不乏刚毕业的大学生。

另外,我们最近正在审理一个案件。某家号称专门提供国外劳务的公司,让求职者先交纳3万元保证金。但事实上这个公司是一家空壳公司,冒用了其他正规公司的名字。最后公司负责人拿到钱就跑路了,他根本没有办理出国手续的能力。

其实以上骗局很容易识破,毕业生可以通过多方面、多渠道详细了解公司情况及背景,看看公司是否正规,业务是否合法,单位是否拥有合法的营业执照和经营许可证,是否有投诉或不良记录等。

毕业生应该怎样警惕求职“陷阱”呢?

我建议同学们通过正规的渠道进行求职,比如学校和相关部门组织的大型招聘会、正规招聘网站等。因为这些渠道的信息是通过审核并且有一定安全保障的。对于一些通过电话、短信或小广告等渠道发来的招聘信息,大家需要慎重对待。

毕业生在求职时,要提高安全意识,保持冷静客观的心态;找准定位,正视自己当前处于的阶段和水平;在工作岗位中提升自己,并进一步寻求更好的职位和待遇。大家都想找到一份工资高、待遇好且轻松的工作,但如果刚毕业没有什么工作经验,还是要脚踏实地,好高骛远容易出问题。

如果被骗,毕业生要及时向招聘单位所在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监察大队报案,寻求法律保护。若求职受骗情况特别严重、受骗金额特别巨大,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就业后,毕业生发现招聘信息中所列的待遇、报酬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合的,应向劳动部门反映,请求查处。一经认定,劳动部门可根据相关管理条例、规定,处罚涉事单位,并责令其按有关规定赔偿求职者的损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南京虚数灵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苏ICP备2023024155号 ) | 公安备案号:32010402000195

GMT+8, 2024-12-23 02:46 , Processed in 1.10937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