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大学生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19|回复: 0

2014考研政治芦欣老师百天辅导教程---第十六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7-7 22:51: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知识点二: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与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1)典型例题

未来学家尼葛洛庞蒂说:“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从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看,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    )(单选)

A.认识总是滞后于实践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实践高于认识                       D.实践与认识是合一的

【考点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解题分析】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第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下面针对题干进行选项分析:

A选项是错误的。就一定实践过程的进行而言,人们总是先依据一定的认识和理论,制订实践决策,这是人类实践活动的特点;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先进的阶级、阶层及其代表人物往往提出先进的、甚至超前的思想,指导实践的发展,这是认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A选项的观点否认了科学预见、实践活动自觉目的性和先进思想的存在及其作用。题干侧重于强调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而不是讨论认识的来源问题,所以,B选项不符合题意。

C选项全面而本质的反映了题意。“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这里说的“创造”,就是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因为实践不仅是认识的来源、动力,还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和认识的目的。简言之,实践高于认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检验对未来预测的真理性,才能实现创造美好未来的目的。

实践是人类进行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一切活动,特别是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认识则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两者有原则区别。D选项认为两者“合一”,是错误的,应予排除。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知识拓展】

考生在遇到这类名人名言启示的题目时,一定要注意提问的角度,本题提问的角度是实践和认识的地位,这就要从实践和认识哪个更为基础来分析,如果从其他的哲学角度出题,要做到灵活运用原理。

(2)相关测试题

①恩格斯指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整个流体静力学(托里拆利等)是由于16世纪和17世纪意大利治理山区河流的需要而产生的。这说明(   )(单选)★★

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B.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惟一标准

C.所有科学的成果都直接来源于实践的需要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②生活中人们说“眼见为实”,对“眼见为实”哲学评价正确的是(   )(单选)★★★

A.它肯定感性认识是正确认识               B.它是人们长期积累的正确的间接经验

C.它证明了凡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即是真理   D.它否认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相关测试题答案及解析

①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题干强调的是认识之所以发展,是因为有实践的需要,D选项正确反映了题意。A选项和B选项内容都是正确的,但不符合题意。C选项的说法片面。

②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

我们在实践中必须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加以分析,必须经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判断真假,得到对事物的正确认识。“眼见为实”显然夸大了感觉在认识中的作用,将感觉与事实相混淆,把亲眼所见等同于客观事实,取代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在理论上容易导致主观唯心论,在实际生活中容易产生荒谬的判断。所以D选项符合题意。

A选项夸大了感性认识的作用,排除。B选项表述有很大的片面性。C选项的观点混淆了真理同人的一般认识的区别,是错误的。

                  

知识点三:认识的发展过程

(1)典型例题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的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个论断揭示了(   )(多选)

A. 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                       

B.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C. 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 认识过程的总规律

【考点分析】

本题所考查知识点:旨在考查认识发展过程相关的知识,包括认识过程中的总规律、认识过程的特性、认识过程中认识和实践的关系。

【解题分析】

本题就认识和实践运动的循环往复提出问题,认识的运动发展过程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是指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因为在认识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主观和客观的矛盾。在自然科学的发展中,对于某一自然现象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实验、认识、再实验、再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形成比较科学的理论。

认识发展的无限性是指对于事物发展过程的推移来说,人类的认识是永无止境、无限发展的,它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推移的永无止境的前进运动。这种认识的无限发展过程,在形式上是循环往复,在实质上是前进上升。

本题的ABCD四个选项分别从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认识过程的特性和认识过程的规律角度反映了题干中论断的含义,体现了主观和客观的统一。都为本题正确答案。

(2)相关测试题

① “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宝贵。”德国诗人莱辛的这一著名诗句所包含的哲理是(   )(单选)★★

A. 认识经历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发展   B. 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通过现象认识本质

C. 认识不能停滞,而应该不断扩展和深化     D. 改造世界比认识世界更重要

②判断对某一事物的认识是否完成的标志是(   )(单选)★★★

A.占有的感性材料是否十分丰富而又真实            

B.感性认识是否已经上升到理性认识

C.对该事物的理性认识是否运用于实践,取得预期效果

D.对该事物的认识是否经过多次反复

③牛顿说:“假如我能比别人瞭望得略为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这表明(   )(多选)★★

A.认识具有历史继承性                     B.实践不是认识的惟一来源

C.间接经验是认识发展的必要条件           D.直接经验对科学发展无任何作用

(3)相关测试题答案及解析

①【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认识的不断深化。

题干讲真理性认识,没有涉及到感性认识,A选项排除掉。B选项“通过现象看本质”,这是认识的任务,其中不存在追求真理和占有真理的比较,不符题意。这句诗中的“追求真理”,是指真理性认识的扩展和深化问题,是指发展真理,因此C选项符合题意。考生应明确莱辛的这句诗是讲认识世界的问题,不涉及改造世界,D选项排除。

②【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认识的完成。

A选项不代表认识是否完成,排除。B选项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认识仅仅只完成了认识运动的一部分,排除。D选项不是判断认识是否完成的标志。

C选项是认识过程中又一次能动的飞跃,经过这个飞跃,一个具体的认识过程才算告一段落,符合题意。

③【参考答案】A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间接经验的重要性。

认识来源于实践,并不否认学习间接经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由于具体的主体的生命和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亲身实践,而且理论或认识本身也具有历史的继承性,所以主体可以也应该通过读书或传授等方式来获得间接经验,这是发展人类认识的必要途径,但是间接经验归根到底也是来源于前人或他人的实践,而且人们接受间接经验也要或多或少地以某种直接经验为基础。只有把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结合起来,才能有比较完全的知识。所以AC选项符合题意。BD选项的观点是错误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南京虚数灵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苏ICP备2023024155号 ) | 公安备案号:32010402000195

GMT+8, 2024-12-24 07:22 , Processed in 1.10937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